027-87808016

武汉市光谷大道41号现代光谷世贸中心9栋1002室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监测工程

监测工程

应用TM30 进行地铁隧道变 形自动监测的研究

摘要:
  随着高精度全站仪的推出,测量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尝试使用TM30 进行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研究,但由于隧道空间狭小、监测项目复杂、监测数据受地铁行驶的振动与风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如何使用TM30 获取毫米级精度的监测成果,有必要对监测网的布设方法,数据处理和通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方能确保监测成果准确和可靠。本文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为例,通过监测网的设计、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结果验证来系统研究TM30 在隧道变形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地铁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目前有近10个城市地铁开通营运,有近20 个城市启动地铁建设,为确保地铁建设和营运安全,隧道稳定性监测,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软土环境中隧道的稳定性更加受到关注。但由于隧道空间狭小,结构环境复杂,机车行驶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都给隧道变形自动监测造成较多的技术难点。因此监测网的关键技术是基准点的布设和数据处理与稳定性 分析,其次是工作基点布设、监测点布设、测量仪器的选型和数据通讯方式的选择,再者就是如何降低高额的监测成本。

二、监测网的布设
  监测网由若干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组成,其中基准点是监测网的核心,布设的位置、数量应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监测周期的长短和监测精度来设计。一般在监测区域外围100-200m相对稳定的地方布设6-12个基准点( 分成1-2 组), 并牢固的安置观测棱镜,当工作基点数量大于1 个时,应布设基准传递点,如图2-1 所示。工作基点的布设根据监测区域大小而定,当监测成果精度优于±1mm 时,TM30 0.5”仪器监测视线长度不宜超过100m。监测点布设在隧道断面上,每5-10m 选择1 个断面,每个断面上均匀布设5-8 个观测棱镜作为监测点。在布设基准点和监测点时要特别注意,仪器观测有效视场内不得出现其它棱镜(视场内有多个棱镜时会直接影响观测精度),在监测网布设前应精确计算每个点的布设位置。

应用TM30 进行地铁隧道变 形自动监测的研究.jpg

三、监测网的测量
  监测网布设完成后,通过GeoMoS软件对TM30 进行远程管理,根据监测需要设置观测时间、观测模式。夜间地铁停运时为******观测时间,一般观测1-2 次,每次观测两测回,白天地铁行驶时,一般观测2-4 次,每次观测两测回。监测系统对基准点、基准传递点及监测点在同一周期内进行测量,数据处理系统会先利用基准点及基准传递点测量数据对基准点稳定性做出判断并实时更新工作基点坐标再进行监测点坐标的解算。但由于震动和风动对仪器观测精度会产生较大影响,通常观测数据会产生一定偏离,这需要在数据处理时进行 过滤,否则监测成果会明显偏离,无法准确反映隧道的真实变形。

四、数据通讯
  观测数据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时传回服务器,目前可通过有线电信和无线CDMA、GPRS、3G 等模式进行数据传载,从应用效果来看3G 的传载速度要明显优于其他传载方式。

五、数据处理
  地铁隧道变形自动监测重要环节是数据处理,一般情况下使用GeoMoS 软件已基本能够完成经典的平差计算、数据分析和成果输出。但在有特殊要求的地铁监测项目中,还应对监测数据中变形量、测量误差、列车行驶震动和风动造成观测数据的偏离、棱镜仪器表面灰尘影响以及基准点不稳定对监测数据的影响进一步处理时,就要对GeoMoS 软件做二次开发或定制专门软件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在地铁监测工程中我们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模型进一步分析基准点的稳定性,预测工作基点的最合适值和监测点变形量,运用小波理论对监测数据进行偏差过滤等等,使监测成果更加客观准确地描述隧道结构变形过程与变形趋势。数据处理完成后生成平面位移成果表、平面位 移趋势图、垂直沉降成果表、垂直沉降趋势图、隧道收敛成果表、隧道断面变形等成果表。

六、实例应用
  采用南京中央商务区多功能商业发展项目工程段地铁保护区监测进行实际应用,该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与江东中路交汇处东南隅,北侧为河西大街,项目 基坑位于地铁一号线元通站、元通站~中胜站区间南侧,位于地铁二号线雨润大街站~元通站、元通站东侧。监测范围为地铁一号线 XK2+229~XK2+459,约230 米,地铁二号线K4+164.0 ~ K4+505.8,约341.8 米。将本文提出的监测方法用于该项目中去,共布设3 台TM30 0.5”全站仪进行全自动化监测,一号线一台,二号线两台,部分点位监测精度见表6-1,从成果可以得出监测成果精度在±1mm 以内。

应用TM30 进行地铁隧道变 形自动监测的研究1.jpg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铁隧道变形自动化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现代测绘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融合,而且要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岩土工程理论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变因研究。经过初步试验,使用TM30 0.5”仪器和科学的数据处理系统,监测成果精度优于±1mm 是完全能达到的。

参考文献:
  [1] 黄声享,尹晖,蒋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 岳建平,田林亚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 武建强,余勤.神经网络在地面沉降区划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地质,2003,3:171 ~ 174
  [4] 宫相霖,董荣鑫. 灰色系统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地质,2003
  [5] 刘洪洲,孙钧.软土隧道盾构推进中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数值法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1,38(6):24 ~ 28
  [6] 周卫.基于MapInfo 的地面沉降信息系统[J].测绘通报,2001,3:27 ~ 29